让学习真正发生——颜港小学综合组教学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推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发挥综合组课程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颜小综合组于3月25日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本次研讨的主题是“让学习真正发生”,由常熟市科学教学能手朱惠峰老师执教《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一课。


教学环节
回忆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研讨细胞的形态、功能
完成细胞作用网状图










这节课是在观察了洋葱表皮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使用显微镜,并对细胞很感兴趣,所以本课老师安排了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各种细胞,认识了动植物细胞的多样性,知道了细胞的特征。
朱老师在上课伊始,复习了花瓣和洋葱的表皮细胞是怎么样子的,又让学生上来示范了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为后续的教学做铺垫,课堂分了两个活动,一是生物细胞的观察,二是细胞对生命体有什么意义,整节课思路清晰,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氛围浓厚。
我感觉最好的是:学生都很认真,各个小组都很有秩序的观察着各种细胞,分工明确,大家很有默契,调试出来了,大家仔细观察,记录,然后再小组交换玻片,继续观察,所有同学的兴趣非常高,积极投入到观察活动中。学生板书时,对各种细胞的特征,把握得很精准,画得很好。




小学阶段的活动课程应该遵循课程的性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动手操作了参与实验过程,概念、结论的得出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在这过程中得到提高。
作为显微镜观察的第2课时,朱老师在新课导入时,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观察花瓣以及洋葱组织结构的观察结果,让学生以画一画的形式呈现,直观形象,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认识不同细胞组织的结构特征。
在复习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时,先从理论基础出发,再指名学生操作演示,适机点拨学生操作时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以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操作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朱老师以学生为活动主体,老师作为活动策划者,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探究问题。在两个观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朱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的观察,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相互交流补充,从而完善细胞这一科学概念。
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形成了科学概念,而且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参与了整个研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小学科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有一句话说得好:我听见的东西,容易忘记;我看见的东西,可能记住;我亲手操作的,才真正理解。相信,这样的活动一定会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图文制作 | chener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