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真知,科研促发展——“颜港小学骨干教师讲堂”暨骨干教师专题会议
实践育真知,科研促发展
——颜港小学骨干教师讲堂
暨骨干教师专题会议

一粒沙里看世界,
半瓣花中说人情。
——郁达夫



为了充分发挥我校的骨干师资优势,通过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提升全体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我校校本教研的质效,我校开设“新颜骨干教师讲堂”,于2020年3月29日下午,举行了“新颜骨干教师教师讲堂”暨骨干教师专题培训。





聚焦微型课题研究
聚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是教育实践的内化延伸,也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为了解答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的困惑,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营造校园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张益敏老师以微型课题为切入点,结合自身教科研经验,围绕“教师即研究者”和“微型课题研究”两个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
一、教师即研究者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而在专业领域中,教师更应是教育问题的研究者。针对“研究”,张老师从“什么是研究”“如何去研究”“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现状”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什么是研究?
张老师提出,研究应该立足教学实践,扎根课堂教学。教师的研究是对学校和课堂工作进行的一项系统的、有目的地探究,是教师与研究者、教学与研究的统一。
2.如何去研究?
“滴水穿石,微亦有道”。教师需从微小处出发,发现教学实际中的问题,小问题也有大学问。
3.为什么要研究?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本是一个研究者;教育改革要求教师理应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应当进行研究。对于教师来说,研究也有现实意义,是通向优秀的必由之路。
4.研究现状
张老师将目前教师科研现状概括为“三多三少”,即“实践多研究少,教学多反思少,想法多结果少”。张老师也鼓励大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将研究意识渗透到教学工作中,有针对性收集研究材料,有意识地总结,撰写教学反思。
二、微型课题的研究
接下来,张老师就微型课题研究给予详细的指导。张老师认为微型课题的研究要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梳理、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
1.研究准备
微型课题的研究着眼于教育教学细节,把教学中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作为研究的内容,遵循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的基本理念。
2.操作流程
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层层深入。
发现问题——课题研究的起点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具备反思意识,掌握反思方法,善于发现教育教学、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审慎选题,定题依据科学、新颖、简要的原则。
分析问题——课题研究的关键
作为课题研究的中心环节,张老师就研究方案的撰写,课题申报表的填写,资料的积累三个方面分享自己在完成课题研究中的心得
成果表达——结题报告的撰写
教学反思、案例分析、论文、研究报告等都是可以采用的呈现方式,报告撰写的过程中也要关注到每一项研究工作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研究过程中可以互相穿插或同时进行的。




单元整体设计
落实语文要素
张建刚老师紧扣语文教学中单元整体设计,将语文要素的落实渗透进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以研促学,立足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张老师就以下四点和大家做了交流分享。
一、什么是语文要素
1.是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教学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2.以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指向“人”的发展。
3.语文要素在单元篇章页里,在课文中的“泡泡”中,在课后练习题里,在语文园地中。
二、单元整体设计思路
1.明确“三位一体”的概念
教学设计要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种阅读模式融汇贯通,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精读细讲,能举一反三;粗略感受,能迁移运用,课外阅读,能通读全本。
2.构建语文要素网络
形成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课外阅读、语文园地为主线的阅读网络,体会场景和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三、落实语文要素的途径
1.站在单元角度,展开递进式教学
递进式教学的开展要将目标统筹为方向,循序渐进为节奏,读写融通为方法。
2.创设实施情境,教学流程活动化
教师需从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出发,站在学生学习的视角来设计语言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语文知识,学会语言文字运用,从而实现语文要素与学习活动的融合,实现语文要素向语文能力的转化。
3.关注作业练习,落实有效性教学
课后练习是语文要素的分解。要达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应该认真落实课后习题的要求。
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应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
四、落实语文要素的注意点
1.是起点,但不是终点
语文要素的学习,不一定始于此单元,更不能止于此单元,一定要在能力习得、习惯养成、方法掌握、知识构建的过程中不断运用,直至内化和自动化。
2.是重要目标,不是唯一目标
在抓住单元语文要素这一学习目标的同时,还要把其他适切的学习目标同时落实。不能拘泥于单元要素而忽视了基础性目标以及和与文本特性密切相关的、其他适切的学习目标。



本次新颜讲堂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两位骨干老师精心准备,理论引导与实践指导兼备,老师们收获颇多!
“思则活,活则深,深则透,透着新,新则进。”教学研究不是在纸上,而是在我们手上。老师们要慧眼如炬,匠心独运,从现象中找问题,以问题领实践,从实践得结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文字、排版 | 栗子
图片 | 秋秋
审核 | 昕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