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体验“舞台”,培养班级荣誉感——新入职教师微讲座
搭建体验“舞台”,培养班级荣誉感
——新入职教师微讲座
早春三月,新学期开学已一月有余,为进一步促进新入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2021年3月26日,陈惠红老师与颜港五位新入职教师开展了微讲座活动。
陈老师从班级荣誉感的概念、意义以及策略入手,深入浅出地与新入职教师们做了探讨和交流。



(一)那么什么是班级荣誉感呢?
班级荣誉就是自己的荣誉,自己的荣誉就是班级的荣誉的感情。
(二)那么为什么要培养班级荣誉感呢?
班级荣誉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会促使班集体的每位成员保持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班级的满意度,鼓舞同学们的士气,从而有利于每位同学都能够积极地投入到班级的各项事务中去,为实现班级的目标而努力。因此,班级的凝聚力是每个班集体的共同追求。--个集体荣誉感强的班级,必定是团结一致的班级,是有凝聚力的班级。

(三)培养班级荣誉感应当怎么做呢?
这是一门学问。陈老师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了以下几点做法:

1.培养班级骨干
健全的班级干部队伍是一个班级的精神主导。优秀班干部们的精神风貌带领全班同学团结协作,锐意进取,与班级各种歪风邪气作斗争,形成良好的班风。
具体做法:
(1)主动到原班主任老师那里了解学生学习,观察、留意他们的举动,并请家长填好信息表。
(2)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我推荐,民主选举班干部。
(3)对于积极性高、工作负责的后等生。鼓励他们做小干部,发扬他们的闪光点。“依其所长来分工”。
(4)鼓励小干部们各司其职,做好自查、汇报班级事务的工作。
2.增设实践岗位
德育是面向全体的,光抓好班干部还不够,必须让所有的学生得到锻炼和教育。
需要在班级生活多设置小岗位.让每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1)让细心的同学负责关灯。
(2)让个子高的擦黑板。
(3)让灵巧的学生开、关电教...
(4)每位学生所属座位下划分出自己的卫生包干区。
班级小岗位的设立,使每位同学都真实体验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只有有了主人翁意识,孩子们才会开始懂得去关心集体,去关心集体的得失,为集体争荣誉。

3.采用竞争机制
(1)与实力相当的对手比
(2)与自己的过去比
(3)小组与小组比
(4)班级与班级比
例如:流动红旗每周评比,就可以要求同学们跟同年级班里,当听到四面红旗都听到时,全班会开心地欢呼,比其他班少一面红旗时,课后同学们会对扣分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产生来自同学和班级的约束。

4.开展多种活动
“寓教于乐”一直是陈老师探求的教育方法,她常常告知班级中的成员们“班荣我荣”的道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1)校运动鼓励大家积极报名、踊跃推荐,为班争光。
(2)冬锻比赛鼓励同学们主动训练。
(3)中队表演活动准备过程中,学生们能够自己喊停,对不满意之处要求重排。
对于评比与活动中突出表现的同学们,优先考虑升“班星”“光荣红旗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排版 | 甘乐
图片 | 甘乐
文字 | 甘乐
审核| 昕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