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港·教科研】 研读新课标 促进新提升——颜港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读书沙龙活动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了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这是双减后的第一个课标,可以说意义十分重大。为了更好地把握新课标,颜港小学语文教研组在6月9日围绕新课标举行了一次读书沙龙活动。


杨亚萍老师先谈了学习新课标后的一些感受,着重讲了四个变化:


一、明确了语文的核心素养
在2022版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语文美创造。把文化自信放在核心素养的首位,可见其重要性,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在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大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阅读、体悟。这里强调了三种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读
万
卷
书

二、提出了六个学习任务群
从学习内容的侧重点不同,课标制定者先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划分成了6个学习任务群,然后又根据课程内容整合程度上的区别,将6个学习任务群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层面。整合程度最低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属于基础型,整合程度高一点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属于发展型,整合程度更高的“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属于拓展型。


读
万
卷
书

三、整本书阅读
新课标在各个年龄段都增加了整本书阅读的要求。课文和阅读理解的文章,篇幅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短小的,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更多时候需要读整本书。整本书的阅读也不是新的理念了,之前就有所提倡,只是没有放到课程标准中去。现在的课标从低年段就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要求,且各个年段应该读的书课标中也有所提示。
读
万
卷
书

四、研制了语文学业质量标准
依据义务教育四个学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运用情境,整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描述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体现学段结束时学生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主要考察四个方面:1.阅读与鉴赏;2.表达与交流;3. 梳理与探究类问题或任务;4.综合型题目或任务。

读
万
卷
书
接下来,各个年级的教师代表围绕新课标中的学段要求谈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秦洁:2022版语文课标首次在小学阶段提出了“整本书阅读”,增加了“表达交流”的要求;不仅仅是识字还要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跨学科:结合其他学科学习和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建议:要重视阅读,做好亲子共读,尝试和鼓励孩子自主阅读;要锻炼表达,读完之后试着表达一下书中的内容,提一提自己的看法。这两点可以结合着来,孩子像小讲师一样表达,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孩子获得成就感就愿意去通过阅读获取更多的表达素材,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读
万
卷
书


邢丽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的学生应学会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若要切实提高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就应在二年级开始有意识地渗透解词的方法,打好基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一项重要的阅读基本功,从了解到理解、推想、辨别,是循序渐进的。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老师要化抽象为形象,化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就地取材,结合上下文或者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习得学习方法,形成能力。
读
万
卷
书

张志刚: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方面增加了“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这是对新课标审美能力的体现、文化自信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出新课标联系生活、注重学习方法的特点。在“阅读与鉴赏”方面体现了新课标重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重视进行整本书阅读的特点。在“表达与交流”方面体现了新课标注重联系生活的特点,也体现了语文情境性的特点。在“梳理与探究”方面体现了新课标注重学习方法的特点。
读
万
卷
书


陆伟琴:
一、识字与写字
第三学段课标指出学生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老师要注重培养他们独立识字的能力。对于这一要求,我们班的同学还有待提高,特别是美观和速度还需加强练习。
二、阅读与鉴赏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如果没有相应指导,学生很难读出感情,所以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在语言能力中的作用。2.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时,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增强学生对词语感情色彩的判断。3.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4.第三学段还要注重古代诗文的诵读积累,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品味。
读
万
卷
书
钱循: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教与学的要求,“学业质量标准”对于教师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或者说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都作了明确的要求,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实际教学中学得过多、学得过难的问题。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对于下一步学校有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供了指导。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对于一线的老师来说更具有指导性。
读
万
卷
书
新课标像石,敲出星星之火;新程标像灯,照亮夜行的路;新课标像路,能引我们走到黎明。只有跟着新课标的方向前行,我们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END-
编辑|ctx
文字、图片|杨亚萍
审核|张益敏
用户登录